-=陈淼纪念馆=-
链接
祭奠
|
留言
|
链接
|
讨论
|
年谱
|
相册
|
文选
|
微念
|
功德
|
管理
添加链接
-=陈淼纪念馆=-
导航
链接
友情
二维码
陈
陈氏网上宗祠
纪念馆管理
纪念馆维护人:
董秋楠
鞠躬尽瘁
(521)
军人警员
(168)
纪念亲属
(103)
解放战争
(61)
纪念馆【陈淼】搜索设置
-=陈淼纪念馆=-
姓名:陈淼
生辰:1954年9月14日
民族:汉
忌日:2004年6月21日
籍贯:山东高青
地区:石家庄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特种作战教研室副教授
点击进入纪念馆>>>
祭奠
|
年谱
|
相册
|
文选
投身军事变革的先进典型陈淼人生写意
2004年6月21日,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特种作战教研室副教授、副师职教员陈淼,在探索特种作战新课目——滑翔伞教学训练中突遇强气流,导致伞折翼,不幸以身殉职。学院党委派两位领导同志前往山东淄博某部干休所向两位老军人——陈淼的父亲陈绍昆、母亲许斐纶报告这一不幸的消息。面对这无法相信的事实,这对曾为共和国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
无比坚强的老军人流下了悲痛的眼泪。
6月24日上午,满头银发的许斐纶带着丈夫的嘱托,来到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太平间,来到生前身体健壮、满头黑发的陈淼的遗体前,深情而冷静地话别:“陈淼,妈妈来看你来了,你是妈妈的好儿子,你生在部队,现在又把生命献给了部队,献给了党,你死得值!我们已经开了临时家庭会,在料理你的后事上,绝不给组织添任何麻烦……”
12月13日,北京军区政治部发出通报要求全区部队积极开展向陈淼同志学习活动,通报指出陈淼同志是一个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推进部队现代化建设而献身的先进典型。深入了解陈淼的事迹,笔者得知,革命家庭良好家风、优秀品德的传承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
对党无比忠诚
陈淼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陈绍昆1939年春从山东高青县参加革命,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78年10月从北京军区某军政治部副主任岗位离职休养。母亲许斐纶也是一位老军人,1949年参加革命,进军福建时荣立过二等功。外公许鹏飞早期跟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后因对蒋介石屠杀共产党员、进步青年的暴行十分愤慨,而辞职归里。在许鹏飞的教育和影响下,他的四个孩子全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女儿许斐文1937年春参加革命,任中共吴兴县妇女部长;二女儿许斐然1937年冬参加革命,任中共安吉县妇女部长,1944年第四次被捕入狱,在狱中为保护中共地下党组织宁死不屈,牺牲时年仅24岁,1950年上海市民政局批准她为革命烈士;儿子许刚1939年参加上海地下党组织,1942年到新四军军部工作;小女儿即是陈淼的妈妈许斐纶。
在陈淼少年时代,家庭成员及亲属中就有22位中共党员,从小父母亲就教育陈淼要像先辈那样,对党忠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对此都不应有所动摇。
“文革”中,陈淼的母亲许斐纶遭批斗,为了不使陈淼幼小的心灵产生对党的误会,动摇坚信共产主义的信念,他们把年仅14岁的陈淼送回山东高青农村去生活。1970年3月父母又把未满16岁的陈淼送到部队当兵,接受部队这所大学校的教育和锻炼。
陈淼无论是在父母身边,还是在农村,抑或是到部队当兵,陈绍昆、许斐纶都不放松对陈淼的品德教育。陈淼入伍后积极要求进步,当兵不满三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9年1月陈淼同志所在排来了一名从江西革命老区入伍的新战士申兵,他工作一直很出色,1980年7月2日,申兵的母亲中暑死在责任田里。家里怕影响他工作没有告诉他。后来申兵知道后,既悲痛又难过,他看到家乡不少军烈属家庭存在缺劳力的情况,对党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存有疑惑。陈淼写信将此事告诉父母,父母回信告诉他,一定要用事实帮助这孩子建立对党的政策的信赖。陈淼主动找申兵谈心,通过自己当农民时所见的吃大锅饭的种种弊端,帮助教育他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富民政策。谈心中得知申兵家庭困难,连为母亲买棺材的钱还是向别人借的,陈淼马上通过连队向团里申请,给他批了特殊困难补助费寄回家还债。在追思陈淼同志的事迹时,申兵动情地说,我能在部队6次立功、10余次受奖,能考上军校提干,当上政委,是陈淼给了我信念上的力量。
对事业执著追求
陈淼的父母亲常用家庭亲属成员中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动感人的奋斗事迹激励陈淼,用姥爷许鹏飞为子女们留下的“长大要做大事”的家训教育陈淼,他们告诉陈淼,做大事应从做小事入手,从干好本职工作做起。
“我理解合格的军人不但要政治强、作风硬、纪律严,而且在本职工作中必须显得出身手,关键时刻还要能豁得出去,勇于献身。”这是陈淼同志写入日记的一句话,也是他34年军旅生涯忠诚党的国防事业的真实写照。
陈淼刚调到学院工作不久就参与筹建特种作战教研室,面对角色的转换,只有初中文化的陈淼开始了艰难的跋涉。为攻克英语难关,他和正在上中学的女儿一起报名参加英语培训班,靠着执著的钻劲、韧劲,在不长的时间里英语水平突飞猛进,能比较熟练地用英语给外军学员授课。为适应多媒体教学需要,陈淼买来电脑书籍和资料潜心研究。几年下来,他不仅熟练掌握电脑的使用功能,而且学会了组装和维修电脑。驻地某大医院的色谱工作站电脑及仪器出现故障,在此工作的多位博士生均没能查出原因何在,正要准备送回厂家维修,陈淼听说后主动来到医院,很快排除了故障,让博士生们赞叹不已。近年来,他在高标准完成年平均授课量的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了80多篇军事学术论文,并参与《军事情报技术》、《特种警卫勤务》等12部教材的编写工作。2002年5月,总参交给他所在教研室编写《中国军事训练百科全书·特种作战》卷部分条目。陈淼受领任务后,泡在阅览室、图书馆查资料,到作战部队、总部机关及研究所调研论证,与专家学者切磋探讨,提前完成了编撰任务,并一次通过验收。在学院他年年都有科研成果问世,其中7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他研制的训练模拟器已在全军推广。
2004年6月,学院把滑翔伞列入特种作战训练新课目,这个科目的训练有危险性,教研室领导考虑到训练难度大、危险性高,没有安排年已半百的陈淼参训。陈淼主动请战:“我不亲自体验怎么向学员传授要领?”在他的强烈要求下,领导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像这样探索性的训练教学,陈淼每次总是冲在前面。
对生活严格要求
家庭优良传统的熏陶使陈淼养成了生活俭朴的好作风。
陈淼的老领导原学院教研部主任焦润才向笔者介绍说,陈淼不大会交际,在教研室这么多年从未看到陈淼搞吃喝应酬那一套。他总是挎着一个军用挎包,包里常年装着科技书刊、英汉字典和修理电器的工具。在野外训练,发现机械故障就上手修理,回到单位和家里,就是学习和钻研。
穿一双解放鞋,背一个绿挎包,骑一辆旧自行车,来去匆匆,这是陈淼给大多数见过他的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调入学院工作十六年了,许多人不知道陈淼这个名字,但一提穿解放鞋、背绿挎包,给大家义务修电器的大校,无人不知。
陈淼勤俭的生活作风感染着女儿。女儿陈点点上初中时,课余时间默默照顾一位孤寡老人,陈淼知道后非常高兴,并鼓励孩子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学雷锋做好事。后来,女儿带头成立了“学雷锋小组”,轮流照顾老人。陈淼主动担任他们的课外辅导员,带他们到军营搞军训,进行光荣传统教育。在陈淼的关心下,“学雷锋小组”活动经常,成绩突出,石家庄市教委把这个小组命名为“陈点点学雷锋小组”。女儿上大学后,每次回家,陈淼都要问一问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教育她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为了筹集班费,女儿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捡矿泉水瓶,这曾在大学校园里引起不小的风波。面对种种议论,有时女儿也感很迷茫。就这件小事,陈淼曾多次给女儿打电话,做她的思想工作,他对女儿说:“捡矿泉水瓶既能保护环境,又能筹集班费,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艰苦奋斗精神,你能坚持把一件小事做好,也是大学几年的重要收获。”陈淼的支持,不仅坚定了女儿“把一件小事做好”的决心,也使班里的同学从一名大校军官身上,感受到了一种非常令人尊敬的革命军人的家风。
生命,在探索中绚丽---追记共产党员、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副教授陈淼
---追记共产党员、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副教授陈淼
课目———动力伞特殊情况和处置:1、空中停车和迫降要领;2、低空折翼的紧急处理……”
这是一份未完成的教案,储存在共产党员、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副教授陈淼的电脑里。然而,陈淼却已不能再将它完成了。
2004年6月21日,在探索这一新课题的试飞过程中,陈淼不幸以身殉职,结束了50岁的生命。
面对举世公认的危险课目,他从容、坦然、毫不畏惧地投入
动力伞携带方便,隐蔽性强,在低空侦察、空中机动和反恐战争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我军打赢现代条件下的战争,具有重要的战术价值。但是,动力伞训练的危险性举世公认,在军事、体育各个领域,在不少国家,每年都有人为之献身。
2004年6月,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决定把动力伞教学列入特种作战教学训练新课目。考虑到陈淼年龄大了,又是副师职,学院本来只安排他负责室内教学。陈淼闻讯后,找到教研室领导:“我不能当‘瘸腿教授’啊。这一课题,就让我给年轻人探个路吧。”
动力伞集飞行、导航、通信、夜视于一体,技术性很强,学院在这方面的资料、教案很不完备。陈淼四处搜集资料,一遍一遍拆装发动机,认真地准备着。
投身这一课题,对陈淼来说,还有一道障碍。那就是,他患有恐高症。平时上高楼,两腿都不由自主打颤,必须双手紧紧抓住楼梯,手心里还全是汗;站在高处,根本不敢往下看,一看就会头晕,心狂跳不止。这样怎么能参加在山野进行的飞行训练?陈淼一咬牙:练,克服恐高!
组里年轻的教官秦学志也有恐高症,陈淼就和他结成对子,爬楼梯、登山,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一点点克服心理障碍,很快就练得居高如履平地。
盛夏时节,不再恐高的陈淼爬上飞下,比年轻人练得还起劲儿。别人一般练三四次就休息一会儿,可他偏要一口气练12次。每天训练完毕,他的腋下都被伞绳勒出两道深深的血痕;两只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他的韧劲令年轻同事不得不佩服:陈淼掌握动作要领是最好的。
2004年6月21日那天,训练场的天气很好。几名年轻人接连飞了几次,训练总教练、空军指挥学院保定分院副教授潘志军都觉得不理想,想亲自做一次难度更大、隐蔽性更强的飞行示范。陈淼却把他拦下了:“我来吧,我年龄比你小,飞的次数多。”
冲刺、起伞,起初一切都很顺利。不料刚刚飞出山体,一股上升的气流袭来,右侧伞翼出现内折,陈淼抖动伞绳,伞翼暂时恢复了正常。谁知,紧接着又有一股更强的气流袭来,伞翼出现了大面积折叠,继而呈螺旋状急速坠落!高度太低了,陈淼已来不及再次排除险情,重重地摔在一道石坎上。他的生命就此凝结在那里。
面对艰巨的教学任务,他勤奋、刻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陈淼是个好学上进的业务尖子啊。”他去世后,同事们这样称赞他。
1988年5月,一纸命令,将时任某部侦察科长的陈淼调往石家庄陆军学院(机械化步兵学院的前身),担任侦察教研室教员。祖籍山东的他不满16岁就参军,连高中都未读完,如何在高等学府教书育人?
“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陈淼知道自己底子薄,决心迎难而上,刻苦学习。妻子冯超英回忆说:“那段时间,他真像一条准备吐丝的春蚕一样,如饥似渴地补充知识。”
1995年,学院接受了以特种作战教学为主的外训教学任务。作为教学骨干,陈淼当然重任在肩。可是他不懂英语,怎么办?时年41岁的陈淼给自己制定了“苛刻”的学习计划:早晨提前半小时起床背单词,午休腾出半小时读英语短文,晚上利用一个小时练习听说写能力。年纪大了,看东西时间一长,眼就发花。为此,他特意在随身携带的挎包里装了一个放大镜。此外,他还和女儿一道报名参加了英语补习班,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不过,父女互帮互助,提高得很快。后来,他果真能用英语为学员授课了。
“在教学上,只有自己亲身实践,才有亲身体验;只有自己掌握了,才能教给别人。”陈淼经常这样说。每次教研室来了新设备,他总是想方设法尽快弄通。教研室的200多部照相机、雷达、雷达模拟器和上千件器材,他都了如指掌。
说起陈淼的勤于钻研和动手能力,不少人会提及他学电脑的故事。为适应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陈淼买来书籍和资料,花费了大量心血。阅览室内,他时常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内,他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问题琢磨不透不关机……在他的宿舍,至今还摆着曾经拆卸无数次的7台电脑,从286、386机型到奔Ⅲ、奔Ⅳ,一字排开,其中一台仍然是拆开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渐渐地,陈淼成了“电脑通”。一次,妻子单位的色谱工作站出现故障,技术人员一直查不明原因。陈淼听说后主动请缨,利用周末对设备做了一番配置和调试,使其恢复运行,让人赞叹不已。
面对诱人的名利,他淡泊、宁静,只顾工作、学习和研究
听说陈淼去世的消息,学院不少人还搞不清楚陈淼究竟是哪一个。但一提到那个衣着简朴,常穿一双解放鞋、背一个绿挎包、骑一辆旧自行车来去匆匆的大校,人们都会脱口而出:“啊,原来是他啊!”
“陈淼不爱交际。这么多年来,从未看到他搞吃喝应酬那一套。”他的老领导、原学院教研部主任焦润才这样评价。
不善交际的陈淼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到了学习、工作和研究上。他特别能坐得住。研究开发用于教学的窃听模拟系统时,他一连许多天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做实验,常常通宵达旦。该系统用于教学后,教学效率提高了4倍。
陈淼做了好几年的正团职教员,按规定只有评上副教授职称,才能晋职。1998年底,有一个为他申报副教授创造条件的好机会———他和教研室的同事们共同研制出了“雷达模拟训练系统”。可在申报军队科技进步奖时,名额有限,陈淼主动提出自己不参加申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教研室副主任张泌华说:“有的人见荣誉就争,陈淼却主动相让,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陈淼出身军队干部家庭,亲友中师级以上领导干部10余人。眼见着许多同龄人甚至比他小的人相继提职超过了他,有人劝他“活动活动”,他却说:“调不调职是组织的事,干好工作才是自己的事。”
就这样,他一如既往地扑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没有耽误过一节课,直到2001年底提职问题解决。即使在他军龄满30年,组织上正考虑是否让他退休时,他对工作也从没有丝毫懈怠。
天道酬勤,16年的教官生涯,陈淼留下的业绩让人难忘:他先后参与编著《军事情报技术》等12部教材,撰写了80余篇军事学术文章,完成雷达音响信号输出装置等10多项技术革新,其中3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他带出的全军3000余名特种作战部队技术骨干中,不少在“埃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中夺魁。
斯人虽逝,浩气长存。2004年12月7日,北京军区政治部发出通报,号召全区官兵向陈淼学习。在不久前北京军区组织的一次大型演练中,某部100多名官兵驾驶动力伞从天而降,那自如翱翔的七彩伞翼,把天空装点得格外美丽……
通讯:生命在平凡岗位上闪光
通讯:生命在平凡岗位上闪光
——追记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副教授、共产党员陈淼
● 人民网记者苏银成新华社记者陈 辉
科教事业呼唤献身精神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副教授陈淼风险探索亦英雄(图)
“课目——动力伞特殊情况和处置:1、空中停车和迫降要领;2、低空折翼的紧急处理……”这是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副教授陈淼牺牲后,人们从他的电脑里发现的一份没有写完的教案。去年6月21日,他在探索这个新课题的试飞中不幸以身殉职。最近,北京军区通报表彰了他的事迹。…………………
一切为打赢 ——追记淄博籍殉职大校军官陈淼
2005年4月1日,晴空万里。
淄博市张店区驻军某部干休所门前,一对年逾古稀的老人颤抖着布满老年斑的双手,紧紧地揪住大儿子陈鑫的胳膊,叮嘱了一遍又一遍:“到了那儿,你一定在淼儿的墓前给他敬杯酒、添把土,跟他好好说说话,告诉他,爸爸妈妈都很想念他!”…………………………
他走了--他在接近天堂的地方飞翔
在人生的盛年,军事教官陈淼折翼于一次示范滑翔。他走的时候没让人送行,一如去年爱人赴小汤山没让他相送。
他走了——他在接近天堂的地方飞翔
今年的教师节,陈淼将在天堂里度过。只是,不知天堂里有没有教师节,天上的陈淼是否还在滑翔?…………………
1/2页
1
2
向后>>
wap版
PC版
导航
链接
友情
二维码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
,2000-2024